责编:陈凯欣
2025-05-01
"每吨90元的价格,15840元的成交额,'空气'竟然变成了真金白银。"
在今年的黄山市安徽省林业碳票首发仪式上,祁门县西武岭国有林场场长季东明拿到了期待已久的林业碳票,并现场将176吨碳减排收益权出售给了黄山市新安江山水画廊景区。
"我们景区的游船和用电会产生一定量的碳排放,所以需要通过购买碳票来进行抵消。" 新安江山水画廊景区负责人表示,碳票的发放不仅为企业的碳中和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,也为生态产品的价值转化开辟了新路径。
当天的活动中共颁发了首批5张省级林业碳票,覆盖滁州、黄山、宣城、六安、安庆等地市。现场共有十家单位达成合作协议,监测期内的碳减排量达到30.06万吨。
林业碳票是林地和林木碳减排量收益权的凭证,相当于为一片森林的固碳释氧功能提供了资产交易的"身份证"。这种创新方式让无形的空气变成了可以交易、收储或贷款的有形财富。
"我们通过23.2476万吨的碳减排量质押,成功从徽商银行滁州分行获得了2100万元的授信额度。" 滁州市皇甫山国有林场场长刘绪香拿着省级林业碳票感慨地说。
据安徽省林业局工作人员易芮介绍,近期正式出台的《安徽省林业碳票管理办法(试行)》,对省级林业碳票的计量、申请、制发、交易、抵消及融资监管等环节进行了全面规范。这一制度创新打破了以往市县各自开展试点的局面。
易芮表示,未来安徽将重点构建省内碳票消纳激励机制,探索建立碳普惠消纳渠道。通过"制度设计+场景创新+试点示范"相结合的方式,并结合森林全生命周期经营,进一步挖掘林业碳汇的潜力,为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提供新路径。
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生态保护提供了经济价值,更为实现'双碳'目标贡献了安徽智慧。